业界动态

Industry Information

业界资讯

当前位置:首页>业界动态>业界资讯

互联网亚文化:从虚拟进入现实

今年有一档网络综艺节目火遍青年人群体,即《中国有嘻哈》- -中国首档大型HIP-HOP音乐选秀。相比于《中国好声音》《歌手》这样在电视上播出的综艺节目,观众群体有着很大的不同,因为“看电视”这个陪伴中国人二三十年的消遣娱乐方式,已经被年轻人尤其是90后、00后抛弃了。这些节目虽然在80后、90后乃至更小的年龄群体看来,已经火遍全世界了,但在现实的主流社会里,却几乎没有掀起太多波澜,俨然还是作为亚文化存在。


亚文化:从地下到线上


在《通过仪式抵抗:战后英国的青年亚文化》一书中,主编斯图亚特·霍尔等人不赞同利用笼统的“青年文化”这一称呼,因为这种统称袒护和压制了很多差别,特别是青年间的阶级差别。因此,在伯明翰文化研究学派的努力下,一个崭新的“亚文化”概念成为研究议题。青年不再被视为可疑的“越轨人群”或“民间恶魔”,他们所有在主流看来夸张古怪的风格、举动背后,是具有仪式特征的社会行为,是青年与主流秩序之间的抵抗、协商乃至斗争表征。


如今的中国,除了嘻哈、街舞、街头篮球这些更老一些(在中国以80后为主体)的亚文化,还有非主流、杀马特(以90后为主体),如今需要再加上A站、B站为载体的弹幕文化、二次元文化(前三者都以90后、00为主体)、丧文化、尬舞等等,它们依靠互联网,已经形成了一个蔚为壮观的青年亚文化群体,并以不同的兴趣取向,形成具有强力集体认同的群落。亚文化已经从现实的地下转移到虚拟的线上。而这样的亚文化,对于主流社会来说,很大程度上还是后知后觉的,甚至与更多是以传统传播方式(报刊、电视、广播等)和线下为主的主流文化并不会发生直接关联,这也会导致很多文化的误解乃至冲突。正如美国心理学家埃里克森所说:“在任何时期,青少年首先意味着各民族喧闹的和更为引人注目的部分。”这种喧闹和注目,往往带来的是争议和蛮横的干预,造成亚文化与主流文化之间往往难以调和。


亚文化本身也是动态发展的,亚文化可以慢慢变成主流文化,主流文化也可能变成亚文化。在上世纪八十年代,以邓丽君为代表的流行歌曲是“靡靡之音”的亚文化,长发、喇叭裤与邓丽君曾一道被列为毒害年轻人的三大精神垃圾,被主流舆论排斥,在舆论导向上,时常有针对流行音乐的猛烈批判,比如《人民音乐》1980年第3期刊发施光南的《抒情歌曲创作要走自己的路》:“有些青年人在公共场所唱着一些不健康的外来 流行曲 ,边扭边唱,旁若无人,败坏了社会风气。有人动不动就说这是思想解放。难道我们的音乐向这种 流行音乐 化过去就是思想解放了吗?”


十年前,80后还是亚文化的代名词,如今,90后已经占据了亚文化的主体,甚至00后也闪亮登场,80后就成为被90后挑战的主流文化了。日前,作为一家网络科技公司CE O的李昕泽,这个17岁的00后C E O面对某视频节目采访称:“我这个年龄做CEO感觉很正常。可能一些三四十岁的老一辈企业家,他们就没法了解互联网,因为已经老了。”并且补上了一刀:“90后的那群老年人当然不愿意和我们一起玩”。这让一群拿着保温杯用枸杞泡开水的70后中年人情何以堪?但这就是00后。


在互联网上,快速的迭代造成了知识更新的速度前所未有,在这种迭代面前,越年轻的群体,越具有好的学习和适应能力,并引导其发展。这在文化形态上、社会学中有相应的解释。美国社会学家玛格丽特·米德在《文化与承诺》一书中,将人类社会划分为“前喻文化”、“并喻文化”和“后喻文化”三个时代。在“前喻文化”中,晚辈主要向长辈学习,这主要发生在农业时代,农耕技术基本都是靠长辈向晚辈手把手教学;“并喻文化”中晚辈和长辈的学习都发生在同辈人之间;而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科技革命的蓬勃发展使整个社会发生了巨大变革,社会由此进入长辈反过来向晚辈学习的“后喻文化”时期。“如果说过去存在若干长者,凭着在特定的文化系统中日积月累的经验而比青年们知道得多些,那今天却不再如此。”米德在文章中如是总结。


互联网本身即是亚文化产物


青年一代对于老一代(我们姑且以十年为一代)的反抗或“弑父”行为,提升了这个亚文化群体的快感,也加强了群体的凝聚力,当然,也强化了一个群体对于另外一个群体的标签化。


互联网在青年群体的全面普及,90后、00后已经成为互联网原住民了,他们在生活方式上截然不同于父辈,当年的“网瘾”(每个月上网时间超过144小时,即一天4小时以上是其中一个标准)已经变成基本生活方式。因此,互联网必然成为当代青年亚文化最重要的媒介和载体。


互联网会成为亚文化的重要载体,正是缘于互联网本身就是亚文化的产物,整个互联网的兴起,就是一场从边缘到中心的“边缘革命”,整个过程就是这样一步步从边缘蔓延展开的,由一批边缘人群展开一场划时代的互联网革命,然后进一步推动整个经济、社会和文化的变革。一切源头都来自青年的、边缘的、颠覆性的创新。


这些互联网的原住民们,可以同时拥有亚文化的制造者、推动者和消费者的多重身份,他们一边自行创造各种新的潮流,一边为各种轰动效应摇旗呐喊。他们通过高科技化、新媒体化、全球化、娱乐化的过程塑造自身,也慢慢在改造当前社会的基本文化结构。虽然很多互联网流行文化,正如文化评论家瓦尔特·本雅明所言,大规模的传播意味着内容被非语境化,内容便失去了灵韵,每被复制传播一次,意义就衰减一次。但对于亚文化群体来说,复制传播的不是词语、内容和灵韵本身,而是群体的象征,或者群体代码,很多亚文化的特有词汇,已经成为群体交流的摩斯密码,群体之外的人,估计只能像看天书一样,浑然不知何意。


亚文化与主流秩序的关系


当然,在商业资本的无孔不入之下,互联网亚文化也会日益从虚拟进入现实。在《中国有嘻哈》火了之后,据媒体报道,嘻哈音乐人参赛后获得的代言推广活动已经数不胜数,出场费以百倍速度增长。借这一波热度,嘻哈背后的商业价值迅速被资本开采挖掘及变现,也意味着被主流社会接纳和改造。


青年亚文化与主流秩序之间的关系,很大程度上是当前社会文化进程中最活跃的变革因素。《理解大众文化》的作者费斯克认为有两种社会变革模式,一种是激进的社会变革模式,即导致社会权力重新分配的革命。另一种是进步但非激进的大众变革模式,它“是一种持续进行的过程,旨在维系或提高体制中大众的自下而上的权力”。后者往往是通过文化的手段和力量实现的,正如流行音乐在中国的发展历程一般。


但哪怕是非激进的变革模式,也并不都是有效的,迪克·赫伯迪格在《亚文化:风格的意义》中认为“收编”是亚文化的普遍宿命。在赫伯迪格看来,这种“收编”主要有两种方式:一是商品方式,对亚文化符号进行大规模的复制和出售。即将亚文化符号转化为商品形式,使之离开最初语境,变成消费对象,削弱其作为亚文化存在的基础;二是主流文化对异常行为重新界定,使之可用主流文化的价值符号进行解释,消解因其陌生的风格所带来的恐慌。主流社会通过对越轨行为“贴标签”和重新定位,将其纳入并整合到现存社会秩序中去,消解其反叛性和颠覆性。


双主流文化体系的建构


正如有学者总结的:亚文化群体生产出新的以示对抗性的风格,然后这些风格被市场转换成大量利润丰厚的产品,而此时亚文化风格也在一步步抵近死亡,丧失特殊的抵抗性质。亚文化兴起时除了带来社会的道德恐慌,还会引来媒体、社会学者等的迷恋以及兴趣盎然的描述和解释,消除亚文化的陌生感、抹杀“他者的性质”,把亚文化重新安置在主流文化体系的某个位置中。


21世纪的互联网亚文化群体并不寻求主流文化的外部认同,也不想抵抗主流文化的霸权,而是只寻求的内部认同,并进行系统化的自我社会文化定义,这是很明显的文化表征,这一文化表征是区别于主流文化的审美标准和价值标准的。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摇滚乐等亚文化有着强烈等抵抗意识,正如学者Richard Flacks在其经典作品《青年与社会变迁》中指出的:“这些作品展现出启示录般的愿景、对工业社会和现代科技的强烈反感、对官方权威和传统道德的深厚敌意,以及和各种非西方的心灵与宗教传统的亲近。”但如今的嘻哈、弹幕文化、丧、怼等亚文化,却只有充满消费主义底色的娱乐精神,延伸的话题,是“谁才是地表最强的freestyle”等。


习惯多元文化的多彩时代


不过,很多时候这种亚文化的流行,往往是缘于主流文化自身的问题。正如费斯克《理解大众文化》所言,大众文化绝不能说教。……这种做法否定了大众文化的生产力:它减低了文本中的生产性因素,或者,至少它对这些因素视而不论。它自恃对读者的社会体验具有相关性,以试图进行文化代理人的工作。这种“说教式”的社会现实主义不可能进入大众文化。


但很多时候,主流文化往往没有反思自身,反而表现出易怒的特征,动辄批判这些深刻反映社会现实的亚文化呈现。其实,哪怕不去分析亚文化的社会根源,单从文化的角度,主流文化应该摆正自身认识,学会与亚文化和平相处。


文化社会学里,有“文化中心主义”和“文化相对主义”两个理论,前者指的是任何社会群体的成员们对外部群体的偏见态度和敌对心理,常易于将自己的生活方式、信仰、价值观、行为规范看成是最好的,优于其他人的。后者认为“文化相对主义的核心是尊重差别并要求相互尊重的一种社会训练,它强调多种生活方式的价值,这种强调以寻求理解与和谐共处为目的,而不去批判甚至摧毁那些与自己原有文化观不相吻合的东西”。同时,文化还可以区分为评比性文化与非评比性文化,前者是指有好坏、高下之分的文化,比如吸毒、赌博、卖淫等则是劣性文化;非评比文化则无优劣高下之分,如生活方式、礼仪禁忌、文化喜好等。


所以,主流文化不能以自身的价值去否定亚文化的价值。在一个自由社会或大家要追求的自由的社会里,多元化或多样化是一种最合理的存在。文化的活力乃至社会的活力,正是缘于文化的多样化和多元化的共存、摩擦、竞争,才会不断发展和提升,才有了丰富多彩的精神文化生活。


(来源:南方都市报)

地点:广东省深圳市罗湖区怡景路2008号

电话:+86 755 25160008邮箱:yijing@cartoonsz.cn

2016©深圳广播电影电视集团版权所有 粤ICP备07068002号网站管理:深圳国家动漫画产业基地服务中心